js55555金沙
当前位置:js55555金沙 >> 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为了民族复兴•统战英烈——蒋光鼐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12-27 浏览人数:313



蒋光鼐(1887-1967),原名煚,后改为光鼐,字憬然,广东东莞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早年曾任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总指挥、第四战区参谋长、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率部奋起抵抗日军。抗战胜利后,参与筹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任民革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纺织工业部部长等职。1967年6月8日病逝于北京。蒋光鼐的骨灰先存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97年与蔡廷锴一同迁葬于广州19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将军墓。

 

1888年12月,蒋光鼐出生于广东东莞的书香世家。1906年,蒋光鼐考入黄埔广东陆军小学,加入同盟会,立志救国救民。辛亥革命时,他与陈铭枢、李章达等人一起到达武昌,投到黄兴麾下。旋即作为学生军敢死队员,参加汉口龙王庙登陆和收复汉口的战斗。1912年,以军功被选送保定军校。次年,“二次革命”爆发,蒋光鼐参加了李烈钧领导的湖口起义。起义失败后,赴日本,在黄兴主办的军事训练班“浩然庐”学习,认识了孙中山,之后一直追随在他左右。先后任孙大元帅府卫戌司令部警卫营连长、孙中山组建的援粤军参谋、孙大总统府大本营警卫团团附等职,并随孙中山北伐。陈炯明叛变时,蒋光鼐参加了保卫总统府的战斗,九死一生,十分艰险。

 

孙中山逝世后,蒋光鼐继承他的遗志,东征北伐,屡建奇功。北伐战争中,第四军屡有战果,被誉为“铁军”。1930年中原大战中,蒋光鼐第一个攻下济南,立下大功。蒋介石政府为了嘉奖他,决定将蒋光鼐的的61师与蔡廷锴的60师合并,改编为19路军,任命蒋光鼐为全军总指挥。

 

蒋光鼐不仅是一名有责任感的优秀军人,更是一个心怀天下的爱国将领。在他看来,打仗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战争为谁而战,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有没有意义更重要。他一生坚持一个信念,那就是抵抗外敌,反对内战,救亡图存。蒋介石政府在军阀混战中取得了最终胜利后,洋洋得意的蒋介石没有选择剿灭入侵日本军,反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迅速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不断发展壮大的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1930年底南京政府调19路军到江西赣州“围剿”红军,则激起了蒋光鼐的极大反感,他不愿任由外敌凌辱而无所作为,毅然决定离开他热爱的军队,赴上海养病。

 

继“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日军又制造“一•二八”事变,企图占领上海。当时驻守上海的中国军队为第19路军,蒋光鼐担任最高指挥官。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号召的影响和推动下,蒋光鼐决心抗击日寇,保卫上海。他抱病离开医院,奔赴前线,亲自指挥,并通电全国,“尺地寸草,不能放弃”,表示了誓死守卫国土、抵御强敌的决心。在接到日军的最后通牒时,他毅然下令:“用大炮回答他。”他拒绝南京政府要求停止抵抗的命令,指挥19路军,顽强奋战,苦撑月余,粉碎了日军“四小时占领上海”的狂言,使其多次更换主帅、增加援兵。淞沪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为以后的全面抗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周恩来当时盛情赞扬蒋光鼐:“先生以抗日前导而为华南和平民主之支柱,力挽狂澜,举国瞩望。”

 

淞沪抗战后,蒋光鼐调福建任省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1933年与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等发动“福建事变”,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财政部长,失败后去香港。1935年,又与李济深等在香港成立中华民族革命同盟,主张联合各党派一致抗日。他从19路军抗日公积金项下捐献十万银元,支援红军长征。

 

1936年,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打出抗日旗帜,正式揭开“两广事变”的序幕。为了加强反蒋力量,他们邀请蒋光鼐、蔡廷锴等原19路军的将军入桂,参加西南抗日活动。毛泽东在1936年9月22日曾给蒋光鼐、蔡廷锴写信,对他的抗战给予高度的肯定和希望:“光荣的19路军系统在先生等领导下,继续奋斗,再接再厉。”“真正之救国任务,必须有许多真正诚心救国之志士仁人”,“热忱爱国如先生”。这封信,鼓舞了蒋光鼐,也密切了两方的联系。同年,“西安事变”爆发,内战形势再次紧张起来。在民族大义面前,蒋光鼐和蔡廷锴极力主张避免内战,合力抗击外敌。

 

全面抗战爆发后,蒋光鼐先后任第四战区参谋长,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领上将军衔。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期望和平的愿望,一意孤行发动内战。1947年,蒋光鼐秘密从事民主革命活动,与李济深、何香凝等一起,共同筹划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建工作。并和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民主党派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1948年元旦,民革成立,宣告与国民党当局在政治上公开决裂。在民革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上,蒋光鼐被推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49年6月下旬,蒋光鼐从香港到达北京,先后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共同纲领的制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工作,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蒋光鼐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部长,主管全国纺织工业的生产。他为了熟悉纺织行业发展情况,十分注重学习,虚心听取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深入生产现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纺织原料跟不上发展需要的突出矛盾。在工作生活中,他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同共产党领导干部真诚合作、协商办事,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作为民革领导人,蒋光鼐历任民革第一届中央委员,第二、三、四届中央常委,曾担任民革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代理民革中央组织部部长等职。他主持民革北京市委会的工作,长达十七年之久,对于民革北京市委会的巩固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蒋光鼐去世时,周恩来总理亲自起草了中共中央领导人悼辞的提纲,其中有四个方面:“一、早年参加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二、领导‘一•二八’抗战。三、在福建人民政府,进行联共反蒋抗日活动。四、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四个方面,概括了蒋光鼐一生贡献的主要方面。

 

来源:(广州统一战线)

http://www.gzqw.gov.cn/c/tyzx/